隱相 ─ 史晶個展

八月 27日, 2011-九月 25日, 2011


史晶

 

撰文╱Lucien Y.Tso

觀看史晶的作品,似乎無法第一眼就找到線索,反倒像是思索一段未曾費心留意的畫面。沒有任何端倪,一整片空白不帶有任何訊息的畫布,是伴隨著疑惑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;這也是史晶在其作品風格上與眾不同之處。在這幾近空白的二元平面空間當中,史晶嘗試以他的繪畫方式,進行著對繪畫本質、觀看客體與存在意義三者間互動關係的實驗與探討。

真實再現的問題,早已不是史晶繪畫裡的任務;史晶想要傳遞的,是一件簡單,卻難以言喻的事實 — 「存在」。在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中,史晶目的性地將色彩去除,留下純白色的畫布,在不帶色彩與明暗對比的設定底下,運用光線與筆觸進行研究,希望在這樣的繪畫方式裡面,尋找一種接近「直覺」而非「經驗」的感官線索。因為在繪畫中,色彩與明暗對比,往往是偏向作者感受能力的再次描述,而這種轉述,也容易在解讀與傳遞的過程當中,受到扭曲而失去原本的樣貌。權衡之下,藝術家保留了光線的物理性質,並試著在這個單純的條件底下,去捕捉物體受到空間乘載的狀態事實。這個事實,無法用擬仿的圖像去記錄,而且似乎難以清晰地界定;但它留下的痕跡,確實明白地處在繪畫與觀看的過程當中。

在看似空無一物的平面上,隱匿在空白之間的蛛絲馬跡,會隨著觀者在嘗試左右移動之後,逐步地揭示開來,並存在於相當的角度範圍之中;觀者也得以在這樣的狀態下,辨識潛藏於畫布之中的訊息。這樣的觀看方式,改變了以往設定於繪畫傳統裡,平面中的再現客體與觀者之間所存在的既定距離與雙向關係,而在移動觀看位置的動態過程當中,將消逝與再現併置於同一個平面之上。這樣的併置方式,產生了一種接近理性卻又不確定的特殊時刻,因而更進一步產生了時間的概念,製造了一個時間的過渡;觀者於是得以在這樣的時間縫隙中,窺探認識到物體曾經存在的痕跡,而其又將隨著角度的轉換而受限甚或消失,永遠無法清晰地掌握它的全貌。

史晶的作品似乎難從任何一個風格去理解,或者是藝術流派去定義,在策略上,是一種偏向理性的手段。在他自成一格的觀看方式之中,視角的選擇成為一個奇妙的開關,在限制著觀者的同時,觀者也得以操控平面。這樣的切入點,創造了一種獨特,並帶有東方思惟的觀看哲學,去呈現史晶面對生存意義上的思辨過程。在史晶的畫面中,物體是否具體地存在是沒有意義的;而史晶關心的是物質與生俱有的精神,而這樣的能量會成為一種區別於“抽象”和“感性”的“空性”意識,超越形式或者具體的空間而存在。所謂「形而上者謂之道」,他所試著探索的,是一種宏觀的的思惟;縱觀中國當代繪畫的領域裡,史晶或許能另闢一條去神祕而少誇張,趨向探討物性存在本質的道路。